的一篇策论,题扣农政,确实相当出彩,那著文之人,”他回头往进士席上寻了两三圈,才堪堪在角落里找到人,“杜蔺宜——”
顺着姜覃望的视线,角落的粗衣仕子顿时倍受关注。
“这人……”武德侯看过去,寻思了好一会儿,脑子里忽然“嗡”地一声,情急之下险些碰翻杯盏。许敬卿伸手扶了扶酒壶,那沉甸甸的眸色勉强将他定住。
程慕宁站着,余光将他二人神态尽收眼底,然后朝向那个磨磨蹭蹭,叫人催着才无奈上前的男子。
他行过礼,耷着眼皮说:“鄙人杜蔺宜,见过长公主殿下。”
这人生得很干净,是个相当清俊的长相,奈何打扮上略显简陋,衣领隐隐有线头露出,可见家境拮据。这在儒生里很常见,毕竟走科举这条路的,一半以上都出身微寒,但他眉眼间那种丧气厌烦之态,却是很少见。
程慕宁从他俯身垂首间,感知不到半分恭敬。
她笑了笑,温和地问:“能让姜掌院都说好,想来也是满腹经纶,不知眼下在何处任职?”
杜蔺宜还没开口,姜覃望就替他说了,“他未过选试,因此也尚未授官。”
殿试并非科举入仕的最后一步,按照规制,常科登第后还要通过吏部选试才能授予官职,倘若选试落榜,那这年就与入朝为官失之交臂了。
程慕宁纳罕道:“按理说不该,姜掌院看好的人,怎会连选试都过不了?”
这回轮到姜覃望沉默了,杜蔺宜则面无波澜,仿佛自嘲:“承蒙长公主与姜大人高看了,鄙人才疏学浅,连殿试名次都不过堪堪末位,选试不过也实属意料之中吧。”
“如此,那竟是姜掌院看走了眼。”程慕宁谈笑间略表惋惜。
席间唏嘘之声此起彼伏。
堂堂翰林院掌院,在贡生的考学水平上看走眼,乍听之下没什么,但仔细一品,便很有深意了。倘若姜覃望这回不能自己圆回来,今天这桩事,有心人添油加醋一番,就足以让他在翰林院名望受损。
在座的同僚不免替他捏了把汗。
姜覃望倒没急着解释,他凝神站了片刻,才缓缓道:“回公主,杜蔺宜此前所著的几篇策论下官确实极为欣赏,以他经世之才,若想考得前三甲必定不在话下,可惜这次答卷中他引用的几个例子并无实证,极为不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