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64章 事母至孝 (第1/2页)
前面说过,傅斯年虽出身名门,但因为其爷爷不善理财,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已家道中落,不得不外出教书,维持家庭生活。而屋漏更遭连夜雨,傅斯年九岁的时候,父亲又病亡,他的母亲艰难的撑起这个家,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把傅斯年兄弟两个抚养成人并培养成才。
所谓家贫出孝子,傅斯年从小就特别孝顺,他曾给自己起个名字为李永,从的母姓。而他的不少藏书中写的名字便是“李永”。
1935年9月,儿子傅仁轨出生,傅斯年把在老家聊城的母亲接到北平与自已一起生活。
婆媳关系本来就难相处。傅斯年的母亲本来是不同意儿子离婚的,是因为这么多年没有孩子,才勉强接受的,但这件事毕竟在她心里是有阴影的。人,总是会有些偏心,特别是对自己的子女。譬如,傅斯年离婚这件事,或许与他的妻子俞大綵不无关系,但主因必然在于傅斯年本人,但傅母却把这笔帐记在了儿媳身上。加之,俞大綵受到的是新式教育,是所谓的“新人”,在傅母这个“旧人”眼里,很多事是看不惯的。但傅母毕竟也是个识大体的人,能让她抱上孙子,看到妻子给儿子带来那么多欢乐,即便是为了儿子和孙子,傅母也在努力维持着这婆媳关系。
傅母差不多受了一辈子苦,现在儿子出息了,家里的生活好了,她特别喜欢吃肉。因为牙口不好,吃瘦肉困难,她便特别喜欢吃肥肉。
傅斯年虽然家里的钱不多,但肉还是买得起的,婆婆喜欢吃肥肉,那就买呗。俞大綵虽然对老太太有些事看不惯,但为了傅斯年,还是特别想搞好婆媳关系的。
傅母人本来就肥胖,肥肉吃多了身体肯定会出现不适,一段时间里,经常头昏。傅斯年得知后,马上带母亲去医院看病。大夫一查发现老太太血压很高,就问了一下饮食习惯。听说老太太常吃肥肉,便背后对傅斯年和俞大綵说,为了老人的身体,肥肉是不能吃了。
俞大綵为照顾婆婆身体,从此就不敢买肥肉了。而傅母却偏喜好这一口,一连几天没吃到肥肉,就问怎么回事。俞大綵耐心的说出了缘由,傅母却不信这个邪,说吃肥肉怎么能对身体不好呢?就算对身体不好,这肥肉也不能不吃。但她不信这个邪,俞大綵信呀,于是矛盾不可避免。
一开始,傅母和儿媳吵架,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