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68章 展览会 (第1/2页)
1941年6月9日是中央研究院成立十三周年纪念日,展览会就定在了这一天。
展览会的筹备由董作宾总负其责,文物展品由各组自行准备。
以考古发掘为特长的三组,在板栗坳比较宽敞的戏楼院,准备展览殷墟发掘的甲骨。四组则在在“田边上”办公室,展览殷墟出土的人头骨。史语所善本图书馆也准备部分开放,让来者参观。因牌坊头室内有木壁,上面可以挂上研究人员手绘的图画以示说明。
为了尽力将展览做大做好,让不同层次的人都有了解,开幕前几天,董作宾就着人与当地政府联系,派出专人四处张贴海报。从李庄到南溪再到宜宾,甚至南溪下游的江安、泸州等地,也都广为张贴。
在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的川南地区,人们看到海报,对海报上那闻所未闻的消息倍感新鲜、刺激,奔走相告。纷纷扶老携幼,沿水路和条条山道向李庄而来。
展览尚未开始,在李庄镇内和板栗坳就聚集了几百名专程从外地赶来的男女老幼,他们翘首以待。
6月9日,中央研究院成立十三周年纪念会暨展览会于上午9点钟正式开始,主会场设在板栗坳最大的院落牌坊头。
活动由董作宾主持,资格最老的中央研究院社会所所长陶孟和首先发表演讲。
陶孟和(1888年11月5日—1960年4月17日),出生于天津,原名履恭,字孟和,以字行,祖籍浙江绍兴,社会学家,教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陶孟和于1913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3年—1926年任教于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文科教务长。1924年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26年获聘为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社会调查部专任秘书。1929年任北平社会调查所所长。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1945年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49年10月—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长。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于4月17日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