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师,我现在就一个心思,就是想快点结婚,越快越好。”
傅斯年一愣,想不到自己这个木纳的学生会说出这样的话。很快,他想起他自己,在坠入爱河时,老师胡适不是说自己发疯吗?看来为爱发疯不止自己一人。
傅斯年笑了,说他知道了。
这时候的逯钦立,大概也很吃惊自己怎么会在老师面前,说出这样唐突的话,不由得满脸涨红,不知说什么好。
既然双方都很急,这婚事就只能急办了。
新婚之夜,傅斯年写给罗伯希的信不知为何到了罗筱蕖手。罗筱蕖拿给逯钦立看,红烛之下,逯钦立把信虔诚地用小楷抄录下来,信末有“弟子钦立录副”一语。
婚后的逯钦立和罗筱蕖恩恩爱爱,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神仙眷属。
有了爱的滋润,逯钦立在在学术上更加发奋,先后在史语所集刊上,发表了《说文笔》、《形影神诗与东晋之佛道思想》、《述酒诗题注释疑》、《陶渊明年谱稿》等十几篇论文。傅斯年称其为“用功最勤者”。
在所里,逯钦立最好的朋友是李光涛。
李光涛1902年7月5日生于安徽怀宁。父亲早逝,母亲矢志守节,,家故寒素。光涛姐弟三人常随母亲到族中的清节堂寄食。清节堂为抚恤孤寡,办有塾教。李光涛在清节堂读到十三岁,不愿看族人冷眼,遂泣别母亲,独自到外面闯荡。
他一边打工补贴家用,一边刻苦读书,终于考入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毕业后任职于安庆海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74章 好事接二连三 (第2/2页)
1928年,史语所由广州迁到北平后,接手了八千麻袋明清内库档案,移存于午门楼上,准备整理。由傅斯年和徐中舒主持,招雇临时书记十人,工友二十人。
李光涛与徐中舒是怀宁同乡,又是校友,1929年9月经徐中舒推荐,李光涛进史语所任临时书记,负责明清档案的清理。
档案整理之初,史语所制定了严格的十二条工作规则。傅斯年规定,必须逐日写工作日志,并指定李光涛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