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
至于县令盘算的可是让他们自己有手有脚的来挣,那不是还有横竖四条要盖店铺的对街了么,刚好有劳力,干吗不用。于是大哇把这话待会给韩良之后,韩良简直是捣心责备自己真是太蠢了!
至于那屋子,却是是韩良又先见之明了。有老人孩子的可以直接入住,若是都是大人的先委屈几日吧。
对于流民,一些城池不敢往外赶,毕竟朝廷高压在那呢,而且皇上已经到了决堤的赣州了,谁敢绝收流民。不过像回香城这般不闭城门,允许流民自由出入的可是少数。
其实和回香城的城门形同虚设也有关系,不过事后倒也确实又受了褒奖,让鄂州知府更加心痛,不过倒也不是此时的事情。
且说这时,一天一天难民的数量直往上长。韩良那里的屋子已经住满了,大家就都在城外分了田地住在自己地旁边。回香城的各家掌柜在其他人慷慨解囊之后也不好意思吝啬,也纷纷出资出力,倒是没让人继续淋雨。
人便是有如此趋利避害,听闻回香城可以,便纷纷来了。所以到最后那饱满的粮仓边上每天都在熬粥,就这也供不上。好在扛了几日,这春粮就可以收割了,早来的有了田地的人倒是不在继续吃大锅粥了!
而年轻壮力已经在雨不下的时候开始动工修建屋子了,县令大人指挥有度,调度有方浑然觉得只是请了这么多劳工而已!
不过依旧没有掉以轻心,深怕出现瘟疫,要知道这瘟疫一起可不是死个把人能解决得了的,有时候一座城成为死城也不在话下。
回香城对于难民或许有意见吧,不过却比其他地方更能接纳外乡人,因为他们每天做的生意一半多就是做的外乡人的,所以谁也道不曾有怨言。
安置有序,再加上地理优势,倒是没有爆发疫情。不过因为很多人群居,没能有良好的生活起居,再加上天气不好,很多人却也是生病了。也亏着一开始有老人孩子的先安顿在了家里,于是医馆各处也成了热闹地方。
令韩良比较不那么郁闷的是,他见到了东方仁没一个翩翩而立温润如玉的公子。东方仁是带着大夫们来的,来后看了一番此处情景竟然敬佩万分,连带着韩良还受了东方仁三拜,至于为何东方仁能代替朝廷三拜那也懒得考量了。
至于最后韩良还和东方仁聊了几句,问他这次有没有想法来回香城办杂学堂,东方仁却笑笑依旧是摇头。还给出了理由,说着回香城每门杂艺都有人是靠着吃饭的,一旦在这里开杂学堂无论能不能教会人,都会让人觉得这是在砸人家饭碗,所以不可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