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为了天下安定昌盛、百姓重归乐土,三行书院院首常远卿出面调停,斡旋三国和谈,弃甲胄兵械,归田修养生息。
东启为表和谈诚意,率先还政于乐嘉皇族,赫和复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西戎、北凌皆顺应大势,四国立下盟约,当朝国主在世一日,边境永无战事,并定下四年一次的四国会盟之约,巩固太平有象之好、共同礼祭上天恩泽,同时就边境往来商贸互市、农耕畜牧技术共享以及边境利益冲突进行和谈,长此以往,各国都得以修养恢复国力,天下祥和一片。
但明帝二十八年,前北齐王举兵谋反失败,齐胜一脉被诛,北境半数将领牵涉其中,定北军军心溃散,重整遍为平齐军,从此东启西北境边防颇有松懈。
明帝三十一年,西戎老可汗归天,长子阿努达继位,颇有破盟之象,与东启、北凌边境摩擦不断,抢掠之事时有发生,更意图吞并赫和国,直插东启北境腹内。
这正好给了因母妃获罪失势无依的三皇子启帧重振旗鼓的大好机会,他凭借卓越的领军才华和冲锋陷阵的英勇无畏,赢得了平齐军上下的信任及追崇,他在北境多次重挫西戎侵犯,重用有能之士,重整边境安防,保卫互市通商重镇,重获明帝圣心。
四国友好盟约的三十四年间,除了西戎野心昭昭之外,北凌、东启两个大国却看似和平无争,但实际上却在虞山山脉铁矿、铜矿开采、渔阳千湖划分上矛盾不断激化,关系急剧紧张,稍有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