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原本看上海州这个缺的人还不少,甚至连赵昚的亲兄弟赵伯圭都动了心思,结果都被方靖远一口回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中就有人阴谋论,说方靖远结党营私,妄图割地为王。
方靖远毫不客气地怼回去,说要是谁在海州能完成供给北伐三十万大军的粮饷和军资,保证军器厂生产,无偿援助山东淮东两地的难民,那他二话没有,任凭差遣,让他立刻回江南做个田舍翁颐养天年都行。
办不到的人,就少哔哔。
干啥啥不行,拖后腿一流。
连着几封奏折让朝中大臣又回想起当年几位老臣被方靖远在朝堂上气得吐血,不得不告老还乡的事情,那时的方靖远才不过从六品,非皇帝亲诏或大朝会都不得上朝,就有如此之大的杀伤力。而如今方靖远外放三年,品级一升再升,已然是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又是北伐干将,立下无数功劳,若是回朝为官,非入阁拜相不可。而以他的年纪,若是为相,几乎是本朝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宰相。
一想到他成为宰相后每日上朝的画面,朝中大臣都面如土色,急急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方靖远一口咬定北伐的粮草和军资海州就能供给,那他们也乐得省钱省心,若是成了,是大家的功劳,若是不成,那就是方靖远刚愎自负,怪不得别人。
更何况方靖远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