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的,躺在椅子上不动,
“就是在全国的商行方面,秦国的工商业比较发达,尤其是商行方面,基本上其他的国家的商会在秦国都有分行,所以,我想让他们捐钱,”
“让他们捐钱?哼,商人重利,怎么会捐钱?”他冷哼了一声。
“听我说完,我是想,让他们捐钱给国家,我们记账,捐款不是强迫,全凭自愿,然后根据他们捐钱的数目,在今后的商业中给他们不同的优惠,比如说降低或是免收几年的税款。”
“这样啊……”凌觉非低头思考一阵,“相比起捐的钱,肯定会比以后几年的税款少。”
“对,而且秦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那些受灾的州基本的生活用品本身就缺乏,如果我们允许那些捐款多的商行优先进如那些地区的话,他们的利润可就更多了。”我继续把下来的话说完。
“有什么缺点?”他想了想又问。
“缺点就是在未来的几年国库收入会少,而且国家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控制市场,而且在灾区市场上或许会出现垄断的情形。”我想了想,把我的顾虑说了出来,
“这些倒不是问题,少是少点,但是其后各个州的税收收上来了,也差不了多少,”他随口说道,
“呃,问题恰好在这里,我想的事,各州的税收恐怕是收不了多少了。”我摸了一把汗来说,
“啊?”
“就是你还记得前些日子推行的政策吗?”
“什么政策?啊,”
“就是那个无为的政策,不去干扰各州的政策,三年之内让他们自力更生,自己挣的钱自己用,”我看了他一眼。“这两个政策在一起的后果就是在未来的几年之类,国库收入除开必须的费用之外,基本为零。”
“这样啊?”他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看了看我,
“所以这个政策要考虑,在短期之内,国家动弹不得,动不了兵,如果有外来袭击,我们无能为力。但是现在基本上回来主动攻击我们的国家没有,而且这个政策他的长期利润基本是翻了几番。”
“那好吧。我在仔细想想。”
最终,凌觉非采纳了我的意见,我们扳倒了几个贪官,解了朔州的燃眉之急。朝中有些动荡,但是鉴于我们并没有触动司徒左的根基,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稍后宣布了下来的政策,果然,一些大的商行真的是有眼光,在政令宣布几天之后就纷纷踊跃捐款。
☆、贡院之行
作者有话要说:奇怪的预感,这次考试……
慢慢的一切都在上了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