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瞻已经位极人臣,是没有理由再次出手了;那吴善中呢?他三个学生牵扯到舞弊案之中,难道他就是主谋?
咸靖皇帝是不信的。
可作为皇帝,他要拿出自己的态度,给天下一个交待,给自己一个交待。
崔连举已经认罪身死,可以不去追究;但他一个人毕竟无法抗下所有。
那两个举子也好处置,革除功名发配西北便可,可楚湘也要处理。
最为关键的是,两个阁臣还牵连在里面。
张庭瞻是潜邸旧人,对于他,咸靖皇帝还是有感情在的;可吴善中当年也没有过偏向性,更是堵了自己二弟一回……
想到这里,咸靖皇帝失笑了。自己已经是皇帝了,不能再以之前的角度看问题了。
在流心阁里面坐了一下午,咸靖皇帝下定了决心。
很快,卢顺之就有“实证”呈上。
既然崔连举能供出来张庭瞻,那便让他也“供出来”吴善中。
死人虽然不能说话,但还可以按手印。
从崔连举的“供状”中,吴善中成了操纵科举的那个人,楚湘更是给了崔连举两千两银子,让他帮忙烧贡院——这笔钱咸靖皇帝自己出了,从内库转到了国库。
咸靖皇帝一开始就不相信楚湘是清白的,收拾他并不算冤枉人。
楚湘被罢去官职,流三千里,西北军前效力。
吴善中也被勒令致仕——他没有直接伸手,但咸靖皇帝还是以“朋党”、“任用私人”的名义处置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三百四十三章 附体 (第2/2页)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贾环这一科都傻眼了。
很多人在咒骂崔连举“欺师灭祖”,因为吴善中一致仕,他们这一科的人想要出头,难度会极大了。
贾环等人却发现,皇帝以崔连举的“供词”处置了吴善中,但却没有处置张庭瞻,很显然,“朋党”两个字才是关键。
可他们没人觉得张庭瞻是清白的。
按照谁获益谁嫌疑最大的原则,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