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模样。
林俊升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姑娘怎么这样?”
老支书在一旁劝道:“你啊,研究牲畜研究得太过头了,人家女孩子好不容易出来卖个兔子,你非要跟她较真。”
林俊升也没想到,刚刚那姑娘模样是俊俏了点,这说话倒是呛人的不行。
“刚刚那兔子的采毛量,虽然能赚钱。但除去人工和养殖成本,其实赚头也不多。估计还是得去县里找找品相更好的,这样才能真正赚到钱。”
老支书觉得也对,一只兔子30块钱,一年剪半斤毛,也才40块钱。
就是养一年,也才赚10块钱,养的多还好点,养个一两只,就白忙活。
林俊升站在集市的喧嚣之中,思绪却飘回了那个他重生之前的时代。
那时的他,当编剧为了找灵感,还会翻阅些泛黄的旧报纸。
他清楚地记得,《解放日报》上那篇名为《长毛兔传奇》的报道。
报道中,沪上的长毛兔被描绘得如同传奇一般。
它们的兔种质量全国领先,产毛率高得惊人,兔毛质量更是上乘。
那些年,华夏的兔毛在国际市场上如鱼得水,出口量稳居榜首,为无数农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农户们摘掉了穷帽子,造起了新房子,一跃成为了令人羡慕的万元户。
那些流传在沪上农民中的金句,如今依然在他耳边回响:“除了金子、银子,轮下来就得算兔子”,“家养一群兔,赛过小金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10章:去趟集市,被骂瘸了吧唧 (第2/2页)
报道中还提到一些趣事,乡村教师们为了养兔而打停职报告。
养兔户的孩子们一放学就扔掉作业去割草,甚至长毛兔“受宠”到要吃奶粉和麦乳精,一时间市场上奶粉都紧张了起来。
这些画面如同电影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一幕幕闪过,让他不禁感叹那个时代的疯狂。
而现在,他重生在了这个还未形成养长毛兔热潮的时间点。
长毛兔的养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