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卫东认真想过燕舞收录机的效应。
起码到这会儿,他在江州、粤州、蓉都甚至平京的商场都没看见过这款江浙地区生产的收录机。
在物流并不发达的时代,怎么做全国同步销售?
他不相信在八十年代,这个厂家能把货品准备到全国各地。
当他在沪海工业招待所,跟那些走南闯北的业务员、销售员们侃大山的时候也了解过。
没有哪家厂养得起几百几千人的销售队伍行走全国,那成本得多高了。
可对全国打了,如果消费者买不到,这不就白打了么?
所以翻来覆去的思考,让卫东只能猜测这家厂的产品,也就能在长三角地区准备得多点,其实是之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场、卖家蜂拥而至的主动到厂里提货。
因为燕舞当年太有名了,很多人都听说过形容的场面,全国四面八方都开车到厂里提货,只要提到货就是钱。
那支一出,根本不愁卖。
疯了一样的全国都去争相提货卖。
真正的疯抢。
所以让卫东本来真准备用收录机来打这个头炮,全程模仿这个套路。
因为二十九元的照相机卖了小半年,卖了好几万个出去。
门市部的电话已经接了上千个,却大部分都是普通消费者看了朋友买这个,循着包装上的电话打过来询问单购,少数积极想做销售的,也不敢汇大笔款项来订货,更不用说直接来江州。
让卫东只能猜测,可能太便宜的小东西,不值得开车拉货?
但这次卫生巾真是让市里各家单位都派车来拉,虽然上千包也就几麻袋,也许是刚需品就有这么走俏?
总之这里面的因素太多,让卫东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