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终于忍不住,看向二哥,疑惑的开口。
“二哥,为何要把剑还回去,那把剑我挺喜欢的!”
赵勇一脸遗憾,回想方才那把剑,他是打内心喜欢,这样一把好剑,实在太过难得。
这时候,其他赵家扈从,也纷纷好奇的看向赵梓。
“可还记得,很早之前,为兄便与你说过,观伏瑞面色,其子,绝非痴傻之人!”
赵梓拿起一旁的茶水,抿上一口,随后看向赵勇。
早些年,最开始听闻村中流传,伏瑞之子痴傻一说,他便在伏瑞送礼来赵家时,特地关心过,那时候看着伏瑞的眼神,他就已经在心里断定,村里都是谣传。
伏瑞膝下仅有伏子厚一个子嗣,若真是痴傻,伏瑞眼神又怎会波澜不惊,甚至提及其子时,无论是面色还是神情,似乎都透露出一股作为父亲的知足。
“不过昔日为兄也未曾想到,这伏家小郎君不简单啊!日后,定非碌碌无为之辈!”
赵梓感叹一句,见到四弟沉默的样子,便放下茶水,在众人的目光中,慢慢分析着。
“昨日方才拜师,今夜就急匆匆的独自一人前来,这说明他父亲伏瑞,并不清楚这件事,而能察觉危险,并且毫不犹豫舍弃本属于自己的此等宝剑,这份心智与秉性,不是一般人能有!换做是你们,谁能像他这般,夜里冒雨前来?舍得送出自己的爱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7章 :赵家的发现 (第2/2页)
赵梓说话间,双眼的目光,从赵勇看向次子赵古。
能被族亲太守赵佗看中,并且委以重任,赵梓要远比其他赵家族人看得更深。
看着面面相觑的赵家众人,特别是今日夜里负责看大门的扈从,一身魁梧壮硕的虎子,此时此刻,一脸呆滞的摸样,赵梓转头看向不远处的地面上,还残存着雨水痕迹。
“明明有这般智慧,却与我们赵家接触这般少,明明当为少年,却能容忍村民辱人之言!是恐木秀于林?还是行高于人?”
赵梓说到这里,脑海里第一反应,便是古籍中,记载着的那些厚积薄发的名士,而那名士无一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