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每一面锦旗都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映照着村民们激动而期盼的脸庞。
赵德贵老汉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指挥大家伙儿搬桌子,一会儿又跑到电话旁,联系市电视台的记者。
电话那头的记者一听“年轻局长怒怼副市长公子,力挺老百姓”的新闻线索,顿时来了精神,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过来。
放下电话,赵德贵老汉搓了搓手,激动得像个孩子,仿佛已经看到阎局长接受锦旗,万人敬仰的场景。
第二天一早,王局长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一面面鲜红的锦旗在屋内格外醒目,仿佛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
赵德贵老汉站在人群中央,手里紧紧攥着一面写着“当代海瑞”的锦旗,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激动。
他声情并茂地向记者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说到阎晨在医院里如何不顾个人安危,据理力争,为老村长争取病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九十七章 灰溜溜的李副市长 (第2/2页)
说到李公子如何蛮横无理,如何仗势欺人,如何阻挠救治,老汉的声音哽咽了,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流了下来。
周围的村民们也跟着义愤填膺,纷纷谴责李公子的恶行,称赞阎局长的义举。
李副市长和他的儿子站在角落里,脸色铁青,如同霜打的茄子。
他们原本想借王局长的手教训阎晨,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反而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摄像机的镜头、记者的麦克风、闪光灯,都对准了阎晨,而他们父子,则像是被遗忘了一般,无人问津。
闪光灯不停地闪烁,记者们争先恐后地向阎晨提问:“阎局长,请问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阎局长,您是如何顶住压力的?”
“阎局长,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阎晨面对镜头,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他既表达了对病人的关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又巧妙地回避了对李副市长的直接评价,展现出一位优秀公务员的良好形象和高情商。
之后这场突如其来的“锦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