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面上铺着雕花的青砖,熔岩洞内分布着二百九十九个琉璃台,每个琉璃台上摆放着一幅精美的绣品。
孟水芸虽出身乡间,家境贫寒,但毕竟也是江南水乡,村里的女人们养蚕,缫丝之余最常做的活计就是刺绣。一个个精美的绣品不仅让女人们茶余饭后有了精神寄托,也可以为家里换来日常的零用。大凡女子到了十二岁就都有了绣花用的绷布、绷架、苏针、花线。苏绣,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最美丽的情结。
孟水芸自认也是见过无数绣品的,无论是色泽鲜艳,花纹繁复的戏衣,花团锦簇的被面、精巧细密的枕袋帐幔、还是配色秀雅的靠垫。而眼前这些针法多样、绣工精细,精细雅洁的,可以与书画媲美争艳的绣品还是让孟水芸震惊了。
恍如在仙境一般,孟水芸手捂着胸口,慢慢地在琉璃台间悄然地走着,唯恐碰触了琉璃台上那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巧夺天工的绣品。
熔岩洞北侧,一幅笔墨韵味淋漓尽致,画面栩栩如生的巨幅山水刺绣让孟水芸驻足不前。
红色灯笼发出的光从巨幅刺绣后透射过来,那山间的瀑布如万马奔腾一般,倾泄而下。
孟水芸走到那巨幅刺绣的后面,哪里还有山,哪里还有水。那刺绣的后面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无数体态婀娜的飞天仙子在天空中盈盈地飞舞着。有手持琵琶的,有舞动长巾的,有浅啖石榴的……一个个摇曳多姿,明眸善睐,顾盼生情。
“这是林家的老祖宗绣的《夜咏梧桐月》,结合吴门画派的技法,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体现笔情墨趣,以缜密工致、文静清秀古雅的细笔强调幽淡的意境,平淡自然的格调。整幅图造型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