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好像是天意的一样,恰好我们在这小说中采用的就是长孙无忌的视角,
并安排他是一个文弱书生。如果是正面描写玄武门事件,他最多只能作为旁
观者而提供视角,而起不到一个主角所应该起的、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的关
键人物的作用。历史上,李世民一再地强调,他有天下,多赖无忌之功。但
这功在哪里,遍寻史书,我们没有太深切的感觉,估计他起的是出谋划策
(说得不好听就是专擅阴谋)的作用,但即使是那些只是把玄武门的特徵写
成“阴谋大会展”的作品,长孙无忌的作用也不见得有多突出。
可在我们这小说里,无忌真正起到了主角才能起的作用——最要紧的关头,是
他创造了奇迹——扳下了历史轨道上的切道棒,让历史的列车驶向了完全不同
的方向。都说贞观时代选嫡的李治得立,无忌起了回天之力。我们却在玄武
门的部分,真正写出了这种回天之力。而且,更妙的是,无忌靠的不是阴
谋,而是他对世民的深爱与真正的深明大义——大局观,这恰恰正是“食脑”之
人才会有的能耐。
把长孙无忌写成文弱书生,而且性格还偏向於懦弱怕事,这与历史上的无忌
相比是要弱势得多。最初只是想以此来衬托世民,但这样一路写下来,却有
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个平日懦弱如这
小说中的无忌的人,在爱人处於生死关头之际爆发了,这折射出来的爱意之
深,或者俗气地说,是爱情的力量之强大,比之描写一个本来一直就是意志
坚强的人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其对比的强烈要远远胜过。诺诺在该节後记
中戏谑的说,这一节的副题应该是“懦夫的成攻之道”。
总而言之,再没有比这小说的玄武门部分更让我满意的了。不但对历史的演
绎写出了悲剧感,而且以BL而论,世民对无忌的爱通过他的殚精竭虑的安排
——不但保住无忌的性命,更要保住他的名誉来显示,与小说通篇营造他心计
精明而又一往情深的形象一以贯之;而无忌对世民的爱,则以一向懦弱者的
突然爆发来表达,震撼力十足。这样同时兼顾历史演绎与小说本身所需的情
节铺排,我还有什麽不满足的呢?写成这样,已经远远超出我最初只是为了
满足一下自己的怨念的平凡之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