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通过让僚机执行最容易被探测到的任务来避免暴露自身的位置信息;僚机充当远程传感器、“射手”或者诱饵,提高长机的灵活性和生存性,从而扩展在高危险环境执行持久作战的能力。
但这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高效地帮助飞行员做出决策、如何与飞行员形成紧密团队协同作战、如何管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等。
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为此正在研发战斗管理系统,“将数据快速进行整合,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而不是所有信息,让所有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以此实现“忠诚僚机”技术。
“忠诚僚机”技术不同于集群技术。
忠诚僚机能够跟随有人驾驶飞机,在责任区实施情报、监视与侦察、空中遮断拦截、打击敌方综合防空系统、进攻性反航空兵作战、微型无人系统指挥控制等任务,或作为武器载体,增加攻击方的机载武器数量。
“忠诚僚机”具有自我防御能力,因此在中、高度威胁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此外,“忠诚僚机”也可能是一架大型无人机,用于货物运输或者充当加油机。
“忠诚僚机”主要有以下两个优势:无人机具有低成本、无人员伤亡、适应性强、配置灵活等特点,通过提供忠诚伴随及进入危险环境,为有人机提供有力的护卫、侦查、感知、干扰和打击协助。结合无人自主认识能力的提升,无人“忠诚僚机”可以降低作战人员在认知方面的工作负荷,使之能够专注复杂的规划和作战任务,以更快的响应速度应对瞬态多变的战场环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