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阅读
杜环道:“未必,我平日里虽然拉拢了一些大臣,但这些人都是年轻俊彦,说话份量不足。我毕竟不是嫡子,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们虽与我交往,却一直保持距离,明日朝上,还是大哥的赢面更大。”
高个子中年文士道:“既然如此,明日殿下看看形势,不妨也推举大殿下继位。如今正遇大难,这样一来显示殿下你深明大义,二来也可以趁机要求领兵作战。殿下你本有军功,领兵实是正常之极。在此关键时刻,殿下再能立有大功,在朝中威望更是大增,未必没有翻盘机会。”
杜子平这时又悄悄随杜衡来到皇宫。那杜衡见了皇后,立即要求屏退左右,随后放声大哭。皇后大惊,忙问其故。
杜衡便将此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皇后道:“你大哥绝不敢到这里来抓你,但明日朝堂之上,定要选举新君,你可是毫无优势。”
杜衡道:“那怎么办?”
皇后道:“我跟随你父皇多年,也曾替他代拟诏书,我模仿他的笔迹,连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现在我便拟一封遗诏,而且这方印玺现也在我手,明早准保无人能认得出来。”
次日,杜云召集百官,宣布杜子墨驾崩,龙飞与东羌军不久便会来攻打帝都。满朝大臣均大吃一惊,尽皆痛哭。
突听有人说道:“诸公且先节哀,如今国之大事,是先立新君,再议迎敌。”众人一看,说此话的正是当朝宰相陈裕符,他在朝中地位,仅次于李义隆,他为右相,李义隆为左相,如今李义隆生死不知,朝中大臣自是以他为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