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基业的得失,却不能这般轻易抛掉,倘若他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就不能袖手旁观,更何况,东羌国此次来犯,军中定有修士,否则杜子墨也不会死于非命。
这时,有一个大臣说道:“敌人来势凶猛,我军新败,又无援军,不如迁都!”
杜环闻言,说道:“不可。都城乃是根本,倘若陛下迁都而走,天下必将大乱。而且都城城墙厚重,还可以在此防御,离开都城,敌军若至,到哪里去找比都城更好的防御之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裕符也道:“都城尚有三万精锐,周围援军一月之内,便可赶到,届时便会有七八万之众。而且周围粮仓丰足,足以抵挡敌军。”
先前那大臣道:“只是满朝之中,谁能领兵退敌?”能征惯战之将,之前已经都被杜子墨带走,满朝文武大臣,现在居然没有一人有过带兵经验。
杜环闻言,说道:“臣弟不才,愿领兵与贼人交锋。”杜环曾经到是在北方平过叛,对东羌国有一定的了解,目前来看,到是合适的人选。
杜云沉思片刻,说道:“好,赵王主兵。”随后又议了些如何调兵,加强战备之事后,便退了朝。
杜子平对杜环颇感兴趣,便暗自跟随。随后的日子,败军与援军四处赶来,整个都城的气氛也沉重起来。
杜环在军事到不是门外汉,如何布置防御,搞战备,都井井有条。这一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