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曰‘满堂春''色候石崇’,一曰‘一曲相思坠绿珠’。”
深长眼眸隐有不置可否的笑意,却微一摇头,“未免过于骚雅。”
“唐某虽是梨园人士,却从不受嗟来轻薄。”那容貌姣好的男子凝起茶色眼眸,正色道,“说不周全那些‘士为知己者死’的典故,可这曲《绿珠传》往日里倒唱得极是熟稔。”
一言听罢,温商尧不禁放颜笑起,“这便如何也得与先生饮上两盅。”
唐峤摇了摇头,只说阮大人吩咐过,国公万不可再饮酒了。
“先生看我还能活上几年?”全然不以为意,连咳了几声,复道,“温某虽是惜命之人,可先生既能以那‘落花犹似坠楼人’的‘绿珠’自比,温某若不为酬自己自饮几盅,岂非显得寒酸小气?”
“虽说眼下民殷物阜盛世太平,可外有漠北强虏虎视眈眈,内有各地藩王居心叵测。既肩负先帝托孤之重,这身子就不单属于国公自己,既是庙堂之上的天子的,也是江湖之中的百姓的。”
“‘红颜翠袖弹指便是鸡皮鹤发,富贵荣华到头不过蛇足赘疣。’也是今日吊唁庄苇之时,忽而想起了几句故人之言,难免生了些许感慨。”
“国公不觉庄大人死得蹊跷?”见温商尧投来不解目光,唐峤抬指轻捋翡色发带,唇含一笑娓娓道来,“这事情的始末,皆源自一方砚台……”
原来温羽徵不知从何处得知,兵部尚书府中有一方历经几朝书法名家之手的古砚,只说朋友相托,当即前往索要。那古砚本是庄苇心爱之物,自然托词婉拒。岂料不肯善罢甘休的温大将军派兵将庄府团团包围,扬言若不让出那方古砚,则要断其水粮,将其活活饿死于自己的府邸。庄苇年事已高,又是煅烈一般的性子,刚将那稀世古砚砸碎于墙,便一口黑血喷溅而出,生生气了死!可偏生温大将军还不痛不痒地笑曰,“庄大人才关了些许时辰就闭气而亡,可见平日里定是尸位素餐老不堪用,死了倒也未尝可惜。”低头扫了眼地上碎成两瓣的砚台,反倒叹惋不止。庄家子嗣恨不能将这弑父仇人噆肌碎骨,可转念一想,莫说温羽徵不许任何人走漏风声,纵然告至刑部、大理寺,甚至一纸诉状递于天子眼前,普天之下这“不殆战神”温郎君又曾惧过谁?
“恰巧庄大人的几位公子与唐某略有交情,前日里偶遇于街头,对我哭诉说大将军为了一台古砚,竟把他们的父亲给逼了死,请我帮着拿个主意……”唐峤起身替温商尧沏了杯茶,捧于他的眼前,淡淡笑道,“红帩阁的邬小翎艳名远播,唐某也略有耳闻,说她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