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
因此这种设计往往伴随着毒气保护墓主的尸首,一旦打破棺材的内犉毒气逸出,盗墓者就凶多吉少了。但同样是因为其组装结构比较复杂,不能安放暗器等杀伤力更强的保护措施。
古代时,想盗这种墓是很麻烦的。即使是精通各种墓室机关的盗墓高手,也只能选择开小孔放气的方法,等一段时间以后毒气散尽,再口含解毒的朱砂正式开棺。
近代如果碰碰上这种棺则要好盗得多,只要有防毒面具就不怕毒气和尸体的瘴气了。但据说这种结构的墓往往还伴有其他的陷阱,我们碰上的那种叫叠罗汉护卫,也属于孽卫的一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死者生前由于种种特殊情况,有可能在入葬的时候并未死绝,而死后的他们将继续以另一种生命形态存在。一旦他们接触到人的生气或者别的激发条件可因引起尸变,成为僵尸。
根据这本笔记上面的理论,我们遇上的那具力大无穷的枯骨不能称作僵尸,它还达不到这种级别,充其量叫做活死人。是千百年前道法高明的人对已经死去的人的尸体,布下保卫墓主的指令。一旦盗墓者触发墓主的禁忌,就会引起护卫的暴走,屠杀一切入侵者。
我不由想到,自己和蒲老大那天没遭到毒气攻击也没有被护卫干掉,实在是幸运之极了。至于我们遇到的“玲珑扣”外部奇怪的包裹和基座,想必也是这种早已失传的棺材的变化之一吧。
几天里我连睡觉抱着这本快要烂掉的笔记,饿了就出门买方便面和火腿肠。终于到第四天午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