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关系,发现大部分翰林的官员都听得似懂非懂,这其实无形中给了齐鞘很大的压力。
于是,没过两天,齐鞘便找到了高悦寻求帮助。
高悦其实对科举的模式大概知道,但是对于八股文这个文学体裁他是一窍不通。因此,他听说这事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问齐鞘:你有没有问翰林院为什么突然要和咱们统一考卷的风格啊?
齐鞘道:我问了。他们没说清楚。后来是我调查后才知道最近有不少参加春闱的学子都在反映说是咱们给哥儿的考卷试题难度不高。这事翰林那边也找过户部尚书李大人,李大人当场痛批了他们不识货,他们才又找到了我。
这就说得通了,高悦了然,道:我猜他们大概不是真想听你分享出题的逻辑,而是想知道咱们是怎么做到把高难度的考试简单化的。我建议你明天再去翰林院时先弄明白他们往年出题的试卷都有哪些套路,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套路,转化为咱们出题的逻辑,给出建议。这样他们应该就能更容易理解了。只是你可能会辛苦些。
齐鞘倒是不怕辛苦,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这件事解决,别砸了计司的金字招牌。高悦给他的建议,他觉得可以试一试。于是第二日他再去翰林院,果然先要了之前科举的试卷,又详细问了一番当初他们出题时想要考验的是学子们哪些方面的能力,之后,齐鞘将翰林的话一一记录下来,
之后,他从纸上记录的考点,自己总结出了翰林院出题的套路,再转化成计司出题的逻辑,最终给出了几条建议。这一次,翰林院的官员们果然恍然大悟,他们也通过齐鞘的几条建议,再结合之前几条齐鞘和他们分享的计司出题逻辑,谈论出了统一考卷风格的办法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