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刑罚加重,对他而言也是必须的。
接受这一挑战的专家很多。在警察、媒体,甚至在法庭相关人士的看护下,前所未闻的鉴定大会开始了。
k他们制作的作品和陶艺家们未发表的作品各十件,摆放在专家们的面前。他们将其拿在手里仔细把玩,寻找哪一件是由机器人制作的。
那时的结果立刻便在网上传开了。当时出现在画面上的文字,神乐到现在还能想起。
鉴定人员军团的命中率为48%——这一结果。
因为真假参半,即便闭着眼睛也应该至少有一半的命中率,这一结果就相当于宣布不能鉴定一样。参加鉴定的专家们,随即将责任推给了陶艺家。
“现在的陶艺家没有个性。即使制作出美妙的作品,也没有人情味。所以简单地就被模仿了也没办法。以前的陶艺家所制作的,是绝对会被模仿的东西。虽然这次的结果很遗憾,但也只能接受了。”这是自称有着四十年经验的美术商的话。
“比起说机器人优秀,不如说是人更接近机器人。从这次的事情上又重新有这样的感觉。”也有这样说的人。
一部分媒体也传达了k的话。“这是必然结果。一点也不震惊。”
这一结果动摇了美术界。因为证明了连专家都不能区分机器人制作的赝品,对陶艺家的信赖度也急速下滑。那一现象发生不久,也波及了其他美术工艺品。大部分作品的价格都在暴跌,某位着急地画家甚至说出了“工艺品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机器能制作的。绘画作品则不一样,它是画家复杂心理的写照,机器人是无法复制的”的发言,因此招致工艺家的反感。
这种状况激怒了神乐昭吾。他的怒火撒向了败北的鉴定人员们。
“真是可悲之极。连人家满腹诚意创作的东西和机器制作的赝品都分不清。正因如此才会让爱好者们唾弃的。”
昭吾断定k他们的行为是对热爱艺术的亵渎。
“艺术是通过触碰作品的人们心中产生的结晶体。为什么感动,哪里震撼到心灵,是连本人都很难说明的。所以才值得尊重,并以此丰富人们的内心。如果艺术随处可见的话,构成真正艺术结晶化的力量,也会在大家的心里逐渐消失的。这是很严重的罪过,是绝不能被饶恕的。”
昭吾通过媒体,向k提出了挑战书。做出不管做得多么相似,自己的作品是绝对能辨别真伪的宣言。
但是k对此的回答是——“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之前的鉴定对决里,证明了自己技术的高超已经很满足了,并且法庭也觉得没有再次对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