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外界虚名罢了。”
袁树摆了摆手,笑道:“神也好,庸也罢,袁某无非是想让天下更加安稳一些,想让天下生民少受点苦,多享些福,想让吾辈士子文人找回丢失的理想,不要继续沉溺于物欲之中罢了。”
“这些可不是罢了二字能够解释的。”
杨彪心中惊奇,忍不住问道:“以袁君的出身,怎么会想到这些呢?”
这确实也是杨彪心中的疑惑之一。
志存高远者他见过,出身高门的也不在少数,不过大家无一例外都是把目光投向朝堂、投向官场,要在权力场上做出一番事业。
可是出身袁氏那种典型的功利家族的袁树,居然把目光往下放,关注起了最普通的农民和出身寒门的士子。
据他了解,加入一心会的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一般的寒门士子,甚至还有不少只是普通平民出身,家中往上数几代人都没有官员。
而且一心会现在主要的目的也就是两个字——助农。
出身优越的世家子弟就算不走朝堂,也更多的向往边疆,想着开疆拓土留名于史,很少有人会关注农业。
甚至整个国家关于农业方面的官员等级都不高,权力也不大,很难进入决策圈子。
说白了,帝国说是重农,可那只是嘴上说说,正儿八经的扶助农民的政策没有给出多少,税倒是玩了命的往农民头上加。
所谓重农,应该是重农赋才对。
杨彪以前在家里也听说很多自耕农难以忍受朝廷的高压赋税,选择向豪门投献土地,甘愿卖身为佃农求取庇护,也好过被朝廷当牛做马。
如此作为,哪能算是重农呢?
大家都知道,却没人说过要更改什么,也不见有人身体力行的去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