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翊钧亲政后,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
先后在大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超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李如松,麻贵抗击倭国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超鲜之役。
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
极大的巩固了大明王朝的疆土,让大明王朝在周边各国的声誉又一次的达到了顶峰。
万历朝的中后期,朱翊钧就开始了沉迷声色犬马之中了。
不但每日沉迷酒色,更是不怎么上朝,对于下面呈上来的奏折也是不怎么在意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万历皇帝张居正的身上发生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那即是立太子。
大明朝廷的官员认为万历皇帝应该立下太子,早日确定储君的人选。
按照大明的祖训,自然是要里嫡长子为太子储君。
当时的朱翊钧的嫡长子就是明光宗朱常洛。
但是万历皇帝并不怎喜欢朱常洛,而是独爱宠妃郑氏。
而且当时的郑氏也育有一皇子,就是福王朱常洵。
因为对贵妃郑氏的宠爱,万历皇帝朱翊钧一度想要立郑氏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
但是遭到了大明朝臣的强烈反对。
不管是大明的祖训还是历朝历代都是立嫡长子为储君,无嫡立长。
而万历皇帝朱翊钧想要直接绕过嫡长子,想要立庶子朱常洵为太子,这简直就是颠覆了当时大明官员们的三观。
不管是按照礼法还是祖制,这都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万历皇帝朱翊钧和朝廷大臣们发生了严重的矛盾。
当时所有的朝臣,几乎都是一边倒的站在了朱常洛的这边。
不管怎么说,朱常洛都是万历皇帝的嫡长子。
与理与法,都应该是朱常洛来做这个太子储君。
怎么样也轮不到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
几千年的传统,大明的祖制不可能因为万历皇帝一个人的偏爱就可以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