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函要求一月之内履约;同文馆译文有误,遂有此变。
慈禧太后道:速传赫徳!
少顷,赫徳至,上言道:禀皇帝陛下,禀皇太后殿下,我已与福禄诺协商良久,目前补救之方,惟有如实相告,观音桥之变,实属误会;北圻即行撤兵,以示友好。
慈禧太后道:阐明误会抑或北圻撤兵,均可准许。此变缘因法人狂妄不羁,先行开炮,衅自彼开;赔偿之事,概不允准。速传谕旨,着两江总督曾国荃为全权大臣,偕海关总税务司赫徳,与法人再行协商退兵与通商事宜。李鸿章误读文本,失机在先,着部申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二百二十一章 赫徳居中斡旋(1) (第2/2页)
1884年7月11日,赫徳抵达上海,与法国新任驻华公使巴徳诺就赔偿事宜反复磋商无果,赫徳无奈道:昨日,清国皇帝已颁布退兵谕旨,两亿两千万法郎赔偿勿论,你们不费一枪一弹,即将得到整个北圻,这最后通牒之时限,可否展期至月底?
巴徳诺道:茹费理总理阁下有令,清人倘若真心让步,至多可展延七日。
赫徳道:两江总督曾国荃方乃清国钦命全权谈判大臣,巴徳诺先生可与其细细协商赔偿事宜;两亿两千万勿论,若果能得获一亿法郎,谈至年底又何妨!
25日,曾国荃抵沪,中、法、赫三方就赔偿事宜协商三日,亦是无果。赫徳苦劝曾国荃让步,否则战事必起,曾国荃亦无奈道:皇太后有言,赔偿之事,概不允准!吾安敢造次!
赫徳道:尔国之人,最懂人情世故,应有应对之策;赔偿既不允准,可以抚恤金替换之。
曾国荃道:赫徳先生言既及此,最多给予五十万两白银。
总理衙门大臣奕劻闻讯,怒斥曾国荃多事,安敢认此无名之兵费!
曾国荃惴惴,再不敢直面,赫徳再谓巴徳诺道:贵国索要两亿两千万法郎,此额甚巨,清国绝不答应;可取三分之一,折合八千万两白银,抑或以铁路修筑权替代之,十年厘清,如何?
巴徳诺道:我即致电巴黎请示。
赫徳道:即取之,必予之。贵国与安南订立新约之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