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诗人多,除了文化氛围外,更是因为小时候上学的课程,老师都会教他们怎么写诗,用什么套路写诗!
听闻这方有德之子因为愚笨,没有上过一天学堂,要是能作诗,那绝对当得起“神童”二字。少时无师自通,那不是神童是什么?
只是,这一位配得上“神童”二字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2章 我,神童,打钱! (第2/2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方重勇用童音“创作”出了一首五言绝句。
郑叔清立刻就感觉一股豪气扑面而来!有如实质!
这踏马!真是神童啊!
“这……”
他立刻站起身来,不敢再小觑方重勇!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首诗不仅大气豪放,而且隐约表达了对方“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词简志大,朗朗上口很是不俗。
“剑南战事吃紧,我便调用夔州江关府库,支援前线……这也是左相(李林甫)的意思。你父迂腐,又怎么知道什么叫国事为重呢!”
郑叔清又规规矩矩的坐下,轻叹了一声说道。
“如此说来,郑使君确实当得起国之干城四个字,只是……恐怕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吧?”
方重勇呵呵笑道。
李隆基会关心这点小事么?或许表面上会,或许会将郑叔清贬官。
但用不了多久,郑叔清就会再次起复,甚至升官入主中枢也未可知。原因很简单,大唐是李隆基的,郑叔清虽然做事不合法,但却是在为国家做事,在给李隆基做事。
开元时期的藩镇,那可不是唐末的藩镇啊!朝廷对其有着绝对的掌控!
这点濛濛细雨一般的错误,根本不值得上心,毕竟,那税款又不是郑叔清拿给自己用的!只要不是勾结太子另立新君,任何事对于李隆基来说都是小事!
“郎君确实年少有智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