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方重勇身后传来韦青那声线独特的嗓音。
“天使谬赞了,当不起,当不起啊。”
方重勇起身对着韦青行了一礼说道。
“嗯,你不是一般人,所以我想跟伱聊聊朝堂的事情。毕竟,当年你父,提携过我。”
韦青一脸感慨的说道,整理了一下身上一尘不染的袍子,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朝堂的事?怎讲?”
方重勇装作一脸迷惑询问道。
韦青侧过头,双目眺望远处碧绿的江水,很有些感慨的说道:“开元二十一年,关中大旱,长安缺粮甚多。次年三月圣人携百官入洛阳就食。返回长安后,圣人大怒,以为颜面扫地,遂命裴耀卿整顿黄河与江淮漕运。
三年之期已到,裴相公政绩斐然,但是……”
很多话,怕就怕“但是”二字。
方重勇听郑叔清说过这事,裴耀卿虽然把黄河漕运整顿了,却又卡住了江淮漕运,导致运费暴涨。除了长安得了粮食外,两淮与江南的百姓与官吏都叫苦不迭。
当然了,对于朝廷相公们来说,李隆基满意就行,其他的不重要。
“我想,裴相公,应该是将江淮的米粮布匹等物,截留在黄河中游孟津等地建立常平仓,以抑平长安粮价,稳定民生了。”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说道,这种结局,用屁股去猜都能猜到。
听到这话,韦青哑然失笑道:“你已经不是一般的神童,而是国之祥瑞了。你说得不错,裴相公下令沿黄河建置河阴仓、集津仓、三门仓,征集天下租粮,由孟津溯河西上,三年时间便积存粮米七百万石,省下运费三十万缗。
并将这笔钱款充作官府的和市费用。”
所谓和市,就是与边镇外族交易所开的市集,可以理解为国家进口准备金。
也就是说,裴耀卿将这些钱公用了,而不是交到了李隆基的小金库。
方重勇心中暗想,如果他是李隆基,一定是脸上笑嘻嘻,嘴里喊爱卿,心里麻麦皮。
当皇帝难道是为了造福天下人?
或许有这样的皇帝,但绝大多数想当皇帝的人,无论有没有当上皇帝,他最终的想法一定是更好的享受生活!
看到方重勇一直不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