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他只好说回去考虑考虑,实在是不敢贸然答应。
方重勇开出的价码,正好在踩到了大钦茂的底线上。更过分一点,比如说把他扶持为傀儡,那样大钦茂会直接拒绝。
价码开低了,比如说只索要些财帛骏马之类的,那样汴州军等于是在帮大钦茂打工。
而有了龙源府,方重勇就不需要大钦茂亲力亲为帮他收集战马了。只要汴州军一部在龙源府屯扎,良马就能源源不断输入中原。
索要财帛那是一顿饱,控制龙源府那是顿顿饱。
方重勇开出的价码,显示出他的战略眼光远超常人,落子又稳又狠,绝不会把力量虚耗在无聊的地方。
当然了,大钦茂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只当一切都未发生。然后继续在方重勇麾下打工,继续在登州这里虚耗时光。
大唐国内有很多他这样的“外国人”,已经接受了唐人的身份,有的甚至一辈子也未离开大唐。大钦茂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说到底,方重勇并未逼迫他去死,只是明白无误的告诉他: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回到自己的居所后,大钦茂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全盘接受方重勇给出的价码。
找汴州借兵,夺取国主之位,事成之后得到的财帛,可以用来笼络亲信,发展生产,稳定民生。
不用交给汴州军,方重勇也在信中保证大军过处秋毫无犯。
只需要大钦茂将龙源府转交给汴州这边即可,并且,要以国书的形式走完程序。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如若不然的话,汴州军在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大掠三日,那只是基操而已,搞不好王宫都会被劫掠一空。
想到这里,大钦茂似乎又不觉得难受了。
方清这一刀切得很实在,该拿的拿,不该动的摸都不摸一下。
狠是够狠,敞亮也是真敞亮。
……
大钦茂走后,方重勇就盘着腿,闭目养神。他相信大钦茂是聪明人,肯定知道利弊得失。
虽然这位渤海国权贵只能得到五分之四的国土,但那也比一根毛都没有,要强得多呀!
何去何从,方重勇认为明天大钦茂就会给出答案,因为这位饱经风霜的渤海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