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占用正文篇幅哈。
安禄山集团,实际上并不等同于“粟特武士集团”。
历史上,基哥的操作,是将已经归化的西域“昭武九姓”,有意安置在幽州和东北(也就是营州),用以压制东北的契丹、奚族。
而将东北,也是平卢镇内的契丹亲唐派,调度到朔方,以压制回纥等势力。
说白了就是掺沙子。
所以同族和同族,甚至是同家族成员或者远枝,在安史之乱中的政治态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换言之,西域的昭武九姓已经吃饱了,现有体制他们就会混得很好,就连吐蕃论钦陵他们家都快登堂入室了,所以压根就不想什么破事。1
而东北的昭武九姓就比较惨,加之属于昭武九姓中的“突厥派”(包括安思顺),油水没有捞到,自然有反心。
这些边镇的昭武九姓,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代表有一大批,但是!
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头目,他们是后起之秀。在前面的还另有其人,比如说史定方,比如说康阿义屈达干,成名已久。3
这些人的态度,并不是跟安禄山史思明一样的。这些边镇军头,跟河北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人,在一些平台里面,抖音什么的就不说了。类似知乎这样的,大量混淆视听,把一些忠于唐庭的粟特人划归到安禄山阵营里面去了。4
简单划分不需要用太多脑子,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大行其道。
用九真一假都夸张了,更确切的说都要三七开了。1
人家神道碑都出土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唐庭的官职都写得明明白白。你还这么草率,是不是有点不太礼貌?
我看到下面回复的,一个反驳的都没有,也就明白了个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