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悟道、磨练神通、整理游历所得、运用阴阳法汲取灵果能量…玄明忙中有序,有条不紊地修行,积累一点点儿增多,底蕴一点点儿加深,法力一点点儿增强。
回归浮云山后,玄明越发珍惜山中生活,修行之道当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过去一年多,他以动为主,眼下他当以静为主,闲暇之余,玄明经常端坐山巅,一边煮水品茶,一边眺望山外红尘,复盘过去一载的烟火人间,似乎要将对红尘的感悟都融入一壶沸水、一盏热茶中,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然后慢慢饮下,缓缓消化。
等将这些彻底化为己用,已是秋去冬来,当第一场雪落下,玄明身上气质越发质朴纯然,却不带丝毫烟火气,一颗道心被红尘打磨得剔透澄澈。
待在茅舍里,他挥毫泼墨,写下数行字:青山不动自如如,朝暮云霞任卷舒,纵有红尘深万丈,曾无一点到茅舍。
运笔走龙蛇,字迹龙飞凤舞,笔画流畅飘逸,笔势一气呵成,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潇洒不羁之风,弥漫一股逍遥自在的法意,令人忍不住神采飞扬,情绪欢喜清宁。
写下这首诗,玄明心情大好,朗笑出声,大步流星,走出问道院,在浮云山中观雪赏松,或雪中垂钓,或赤脚冰川…
兴尽之后,心神舒阔,他重返宅院,挂上闭关牌,先在榻上睡了一觉,后盘坐于蒲团上,黄庭气加持悟性,玄明心神入玄关,循着冥冥感应来到两部道经前。
其中一部半遮半掩,藏在刺目霞光中令人看不真切,可他清楚这是《黄庭内景玉经》,另一部则是玄明眼下能看清的《黄庭中景玉经》。
也是他的目标。
时至今日,终于够资格翻阅这本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