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可以不敬神、不拜佛,但却不能不敬祖先。关于祖先的信仰,可以说是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所有人的骨血之中。
知道了阴土的存在,知道自家祖先可能生活在阴土之中,光是这一个认知,就为阴土提供了不少信仰愿力。
更别说阴土的存在,证明了死亡并不是终结,这让人们的‘心’得以‘安定’,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会去往阴土‘生活’——光是这份认知,就能为阴土提供源源不断地信仰愿力!
要知道,不只是在神像前祈祷,才算是信仰。
知晓,理解,想象,敬畏,崇拜,仰慕,爱慕,憎恶,排斥…这一切都能算作是信仰的一部分。
相比于直接在神像前祈祷而言,这种方式所能提供的信仰愿力实在是太过泛化与微薄,但有一点好处就是胜在源源不绝。
只要人们知晓阴土的存在,知晓自家祖先生活在阴土之中,知晓自己死后将归于彼处,那么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关于阴土的传说仍然在流传,这种信仰便会永远存在。
可以说,当传说与民俗信仰变成了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后,信仰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信仰可能会断绝,但是文化这种东西只要文化所依附的人类不灭绝,就能一直绵延下去。
当‘信仰’变成了文化,其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反过来也促成了泛化信仰的扩散与传承。
转眼间,三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当初阴土的消息不断向外扩散,这三年来产生的信仰愿力越来越多。而信仰愿力大涨,也使得阴土演化速度开始加快。
若是有法眼精深的人,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观测灵性维度,就能看到大地上有一团团如同炬火般的存在,绽放出了浓烈的灵性光辉。
在这些炬火的四周围,有星星点点的‘光芒’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不断融入进了这些炬火之中,使其绽放出了更加浓烈的光辉。
仔细去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浓烈的炬火光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