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熟稔,可这也叫他有些心烦。
就宋而言,眼下并不算个好时期,未来走势堪忧。
还有不足一载,太皇太后高滔滔薨世。
还有七年,哲宗赵煦宾天,向太后力主端王赵佶继位,就是后来的道君皇帝宋徽宗。
徽宗在位期间,各路烟尘不断,大小造反几十起之多。
还有二十七年,梁山贼寇揭竿作乱。
还有二十八年,方腊明教举事江南。
还有三十三年,女真金兵南下。
还有三十四年,东京城破,二帝北狩不返,宗室上至诸王,下至子弟,全部受押同行,沿途伤死无数。
可以说未来危机重重,到老都不消停,大宋江山岌岌可危,他想做个逍遥王爷都难。
那就只好谋算办法,思虑对策。
哲宗无后,兄终弟及,可他熟知历史,彼时向太后力排众议,独相章惇连举数人,又言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都不能够改变赵佶最后登极。
端王赵佶的母亲陈氏出身掖庭御侍,乃向太后一手提拔,视为心腹,向太后亲子亲女幼年夭折,再无所育,所以陈氏死后,其一直视赵佶为己出。
所以哪怕年龄略长,但有嫡传嫡无嫡传长这条路,亦不好走通。
嫡还好说,没有争议,至于长,前朝后世,历史之上,曾无数次证明,是靠不住的!
既然如此,是准备陈桥兵变,还是筹谋烛影斧声?
是先手假造个金匮之盟?亦或确实没有承位,那等女真南下,提前逃出东京,弄死赵九,以近宗亲王之名聚兵?
赵倜觉得都不易,这一切的前提要先掌握莫大权力,但皇室爵位遥领远授,碍祖宗礼法,难得入朝为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