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御书房,赵煦正在写字,见他进来,不由露出喜色。
赵倜行礼道:“官家,幸不辱命,赫连铁树已经授首,顺便抓住一伙意图谋逆的贼人。”
“燕王此行辛苦,快坐快坐。”赵煦笑道。
赵倜呈上奏疏,然后坐于一旁,静静等待。
片刻赵煦看完,点头道:“原来是燕国慕容家之后,都几百年过去,竟然还妄图复国,搅风搅雨。”
赵倜道:“虽然连横合纵,但多数为山贼水寇罢了,臣在其身上搜出的书信,有洞庭那边的水匪,有十万山中的强盗,未见太大势力。”
赵煦思索道:“此等事情都是由小及大,此刻勾连贼寇,明日说不定就是贼国,不好等闲视之。”
赵倜道:“官家之言有理,这几人眼下关在军狱,臣将他们转往大理寺还是刑部?”
赵煦想了想:“直接转去刑部好了,毕竟只是谋划当中,大理寺也不好审。”
赵倜道:“那明日臣便去军狱那边,等候刑部来人。”
赵煦道:“对了,前几日你不在朝,辽国送来国书,朝上广有争议,一直没有结果。”
赵倜闻言暗想,莫非就是杨戬所言的重要之事?
赵煦继续道:“辽国想在边境增开五座榷场,每座榷场下面再开五所和市,燕王看一下。”说着将书案上一封硬折宽信递了过去。
赵倜接来一看,却是辽国大安帝耶律洪基亲笔所书,五座榷场计划在河北与辽国析津府南京路的边境建设。
其中交易之物辽国依然打算以皮货、药材、青白盐、农力牲畜等为主。
而宋这边,辽称除了以往的农产、瓷器、茶叶及丝绸制品以外,想宋再增加一些贵重的珠宝玩物,之前也有此类,但数量都不是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