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倜摇头道:“脱掉军装代表他们识得轻重,没有拿刀动枪,只用拳脚,代表他们有所理智,与辽多年未曾开战,边境儿郎血性倒是未泯…”
苏轼闻言心中一惊,揣摩着赵倜话中意思,小声说道:“殿下…”
赵倜看他道:“燕云之地,自古哪里?”
苏轼一愣,随后低头道:“乃我华夏土地。”
赵倜笑道:“这便是了,契丹占据百年,攫取无数财富,一口水井争执,难道还要阻止儿郎们动手或是防卫吗?倘若叫他们退让忍气吞声,岂不寒心?久而久之,懦弱之风蔓延,还谈何…复燕云,补金瓯!”
“殿下所言极是。”苏轼抹了一把额头,竟有汗水沁出,时近百年,自澶渊之盟后,头一次从皇室口中听到复燕云三字!
复燕云,幽燕之地,燕云十六州,苏轼心中不由有些激动。
这时那撕打的宋辽两方看这边有队伍过来,骑着高头大马,脸上不由露出迟疑,纷纷跳出圈外。
宋兵这边首领认得官服,瞅苏轼着紫色衣袍,顿时吓得一哆嗦,整座定州路就只有一人着紫,乃是经略相公,定州抚帅。
军兵们急忙把布甲穿好,然后跑过来行礼。
苏轼摸了一把胡须,望向赵倜,赵倜点头:“打得不错,可惜这么半天都没打赢。”
军兵首领是个红脸膛的青年,闻言悻悻道:“对面契丹人多,若是一样的人数,早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了。”
赵倜笑道:“你却能说大话,要知道以少胜多才算本领,真上了沙场,还能祈求对面和你人数一样多,或者比你人少方好取胜吗?”
青年愣了愣,行礼道:“这位相公说得是,只怪小人们学艺不精,为自家寻找借口。”
赵倜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