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金陵,清凉山。
山中有一古刹,名为清凉广惠禅寺。
此寺始建于南朝,唐中和年间渐兴,五代十国之杨吴顺义中,大丞相徐温重建,名兴教寺。
南唐升元初,元宗李璟扩建兴教寺为清凉大道场。
大宋太平兴国五年,改称清凉广惠禅寺。
典故解铃还须系铃人便出自此处,当时寺内有一位法灯泰钦和尚,性格豪放,不拘小节,众僧都有些轻视于他。
某一天,住持法眼文益禅师问寺内众僧:“老虎脖子上系了一个铃铛,谁能够将它解下来?”众僧回答不出。
这时泰钦和尚恰好走过,闻言道:“系铃的人能解下来。”文益禅师听后,对他极为赞赏。
自此,解铃还须系铃人的说法便流传开来。
这清凉寺香火广盛,江宁府金陵四周庙宇不少,清凉寺能排在前列,每日上山礼佛的人很多。
就在寺西面约莫里许的地界,存在一片居处,连连绵绵延伸远方,住的大都是靠山吃饭的百姓。
这片居处把头里有座小院,可以望见清凉寺那边热闹景象,山岚吹过,香火气息随风飘来,袅袅缭绕,颇有几分神秘不可名状。
此刻小院中正站立一人,龙眉凤目,面如冠玉,一缕清髯,身着蓝衫。
他背负双手,遥望清凉寺,神色之间满怀思索,正是逍遥子。
逍遥子带王语嫣过来江宁凭吊山海观,却随后在江宁四周闲逛,上了清凉山,买下此座小院暂住。
王语嫣本要央求他往东京去找赵倜,可见逍遥子时日来每每神情迷离,颇有几分恍然之意,以为练功导致有些走火入魔,便忍着没有开口。
小院之中有张老木桌,旁边摆了几只破旧木墩,王语嫣这时从房中提了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