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古代文人还有一种文房雅趣名为“清供”。
即以鲜花、清蔬、美器等作为供品陈设,以飨天地、诸神与祖先。
袁宏道在《瓶史》中。就列举了一些清供之物。
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觶、尊罍、方汉壶、素温壶、匾壶、窰器如纸槌、鹅颈、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
而文震亨对于清供瓷瓶的选择,更为挑剔。
磁器用官、哥、定窑古胆瓶,一枝瓶、小蓍草瓶、纸槌瓶,余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芦、细口、匾肚、瘦足、药坛及新铸铜瓶,建窑等瓶,俱不入清供。
这一雅趣又可以岁朝清供为代表,即春节期间陈设各色雅物雅器。
这些东西往往还带有一些吉祥寓意,比如瓶花指平安顺遂,石榴是多子多福,灵芝是长寿仙草.
而瓷器本身造型优美,气韵雅致,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也是陶瓷成为一种基本陈设用品的重要原因,即便不用于供奉,它亦是居室生活中的绝佳点缀。
《红楼梦》中写贾母花厅摆席就提到:“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新鲜花草。”
写王夫人正厅也提到:“右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卉。”
再则,古瓷也是清玩鉴赏中的一大品类。
汝、官、哥、定、钧等名窑制品不仅品相上佳,从收藏价值来说,它们可能还是文房压轴之物。
明清文人雅士还尤其精于陈设陶瓷一道,大者置放于地,小者落于桌几案台,因地而设,或对称或单设。
古代居室堂前长案还讲究“东瓶西镜”,以求“风平浪静”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