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养谍千日,用在一时,虽万里何忧邪?虞渊天堑,贼面辄反。大夏方国,贼之终焉。”
“王命檀子遣谍出葱岭,会虞氏大夏二王与叶水,定计鸩杀青贼。
今名药杀水,盖由是焉。
青贼欲征姑射,破大宛,临叶水。
虞裔姚氏伪降,荐为先导,引贼南下莘渡姑射。”
“有莘氏所渡姑射,去伏羲姑射千里,恶水穷山,青贼跮磋,虽克华氏,疫疠滋迷。
贼王抱恙,退反大夏。婼姒投乌头并天方罗敷木于汤。
盈月,贼王暴卒,贼众兽散。”
庆云曾经听陈叔解尚书,对上古之事略知一二。
上古五帝之世,还没有文字,许多人名地名,都是在文字产生后转写下来的。
这哀牢山,就是源自上古音译,也做轧牢山,阿史那,是鬼方鲜卑一支名叫西海突厥的小部落王姓。
北朔南楚西称秦,按照帛书记载,在齐威王时期有一支阿史那部的先祖从万里极西挥师东向,想要抵达东海之畔上古青帝的故土,也就是当时齐国所领青州之地。
这阿史那氏是怎么和青帝扯上关系的呢?庆云可就有些想不明白了。
(笔者案:上古之事在本系列第三部中另有详述,届时一定给诸位一个禁得起考证的解释。)
似乎当时齐威王已经听从孙膑的建议开始养谍,并且曾通谍万里之外的大夏。
大夏是夏国王族被逐出葱岭后所建之国,后来被异族征服,风俗异化,庆云倒是听陈叔说过。
而虞氏,出自有虞氏部落,又称禺氏,月氏,和舜帝先祖同源,而田齐王族又出于舜,这大概就是威王谍通虞夏的根本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