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强调,心脏是个三维体器官,心脏内部形态复杂,要按照介入影像图二维平面,把“塞子”用导丝准确送至心脏内部的小漏口并且调整好形态刚好封堵上,有多艰难可想到。
只要位置刁钻点,预计光用介入二维影像图都难以拍出来那个漏口位置。
谢婉莹医生回答裘医生的话:“经常导丝进入心脏送封堵器要绕来绕去绕上两圈多。”
裘医生一听到她这话,两眼发光:她是真懂介入手术过程和要害的。
导丝绕的多,会在心脏内盘绕引起意外事件始终迷路等问题导致手术失败的机率太高了。
所以这个手术通常介入通道是:穿刺股动脉,中途需要跨过主动脉瓣到左心室,再到左心房,宛如绕地球一大圈似的长途跋涉,属于逆行路径。
不想绕圈子逆行只能用穿刺法。
穿刺法有两种,一种是穿刺股静脉或颈静脉,再穿刺房间隔,将导丝通过房间隔穿刺鞘送入左心房。此时导丝跨瓣周漏时是由左心房到左心室属于血流逆行方向,鉴于导丝轻容易漂浮的特点,这段送导丝变为困难段,不容易成功。
第三种方法,谢婉莹医生说:“心尖穿刺法,可以由胸腔镜技术来辅助做。”
以前心尖法是小开胸,现在用胸腔镜更微创,是体外循环这些都不用做了,直接胸腔镜辅助定位穿刺针插入心包到心尖即左心室送入导丝。
以上三种方法均有难处和易处,选择哪种是需要有医学科学根据的。
谢婉莹医生补充完:“我建议病人选择第三种手术方案是因病人的瓣周漏位置在十点至六点位置。”
以时钟表盘来确定病灶位置点在临床上很常见已经介绍过。
裘医生这下是绝对的心服口服。人家是真大佬,没有半点心胸狭窄,启发你思维,贴合你思路来提出合作路线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