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让全校师生有了各种环境下的实战场地,更不用说宽敞明亮的排练厅,让荆小强都想起了当年他在剧场前厅,帮杜若兰她们排演舞蹈的简陋条件。
然后各种研究室、戏剧中心和教室迁入大楼,让整个校舍顿时宽松下来。
连停车都方便许多。
而后门边的大厦则主要解决学生宿舍和青年公寓的问题,容纳两千学生和百余位青年教师、研究生也绰绰有余。
刚开始还有老师酸溜溜的说要不命名为小强楼,纪念荆小强给沪戏做出的贡献。
被其他师生群起攻之,荆小强还在乎这些虚名吗,他只是想母校更好,可不是让人来讽刺的。
因为看看沪海歌舞中心那边,六十多层的沪海戏剧大厦也封顶完工。
绝对算沪海当下的地标式建筑之一。
人家会在乎这?!
下面七层商业空间,一共拥有十六间从数百人到数十人规模的小型剧场和影院。
除了适合各种剧目的适应上演,更让社会上任何人都可以量力而行的租用场地,演出自己的节目。
当然也把全市各种戏剧相关产业、协会办公室、动画研究中心、唱片公司、舞蹈器乐等等文化产业全都集中在了上面的两栋H型的塔楼。
真正为旁边的歌剧院、音乐厅、醒狮楼的歌舞专业孕育出丰厚的商业环境。
这是八年前,所有沪戏师生都没有展望到的未来。
连穆春雷和荆小强自己都没想到。
在戏剧学院被闻讯赶来的师生们激动包围,荆小强以前一直还能保留的那种淡然进出校区传统,也就在保安身上还能有点体现。
毕竟绝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是他毕业之后才慕名报考的粉丝,狂热级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