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风风光光的考个秀才出来。江南文风鼎盛,名不虚传。”
“嗯!你能这样细看细察民风民情,十分难得!”尉学政欣慰无比的看着他外甥。
“我打算明天启程,去平江府看看。”顾砚岔开了话题。
“我正要问你,你舅母说你南下这一年,要住到平江城?”尉学政问道。
顾砚嗯了一声。
“为什么要到平江城住着?这杭城哪儿不好了?”尉学政皱起了眉。
“杭城当然好,我去平江城,是因为舅舅在杭城。”顾砚笑道。
“舅舅在杭城,你不是更应该住在杭城?难不成,你这么大了,还怕舅舅看着你念书写字?还要躲着舅舅?”尉学政半真半假道。
“小时候念书写字,我可从来没躲过舅舅。”顾砚看着李小囡一行人走的看不见了,转过身。
“舅舅这个学政,也领着份观察民情的差使,我这趟来,也是观察民情,你我都在杭城,岂不是差使摞了差使?这肯定不合适。你在杭城不好移动,那就只能我去平江府了。”顾砚看着尉学政笑道。
“这叫什么话!”尉学政失笑,“体察民情是要四处查看,江南两路和两浙路就这么大,你这样自小习武跑马的,往哪儿去不都便当得很?你这是借口!”
“阿娘要是听到舅舅这话,指定要教训舅舅。”顾砚用折扇拍着他舅舅的胳膊,“跑马走一趟,走马观花,能看到什么?这民情,就是要居住其间,每天采买看菜价粮价布价油盐酱醋的价钱,每天在酒楼茶馆之间,看民风听闲话,这样才能看到真正的民情。”
“你这是借口!”尉学政斜瞥着他外甥。
虽然不知道他这个外甥为什么要住到平江城,虽然他外甥这一番话冠冕堂皇无可挑剔,可凭着直觉,他觉得这是鬼扯!
“你舅母不放心你一个人住到平江城,你舅母说了,你要是非要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