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说得太明的话,不单不能帮高宗下决断,反倒会将其吓得倒缩了回去,那可就是适得其反了,故此,哪怕心里头再急,李显也只能咬牙强忍着,静静地等待着高宗作出个决断来。
“显儿所言颇是有理,只是许侍中处……”
高宗李治显然是听懂了李显话里的未尽之言——绕过正常程序,先造成既成事实,而后再来打朝堂官司,真到那时,因着武后的坐月子之故,后党们势必无法取得武后的有效支持,这等朝堂辩争谁赢谁输还真难说得很,即便是输了也无妨,总不能将大赦了的人再重新抓回来罢,毕竟天家的脸面还是要的,如此一来,上官仪一家的性命便算是保住了,最多只能给其加上一个流配边疆,永不叙用的处分,而这,比起上官仪满门被斩的后果来说,已是强了不知多少倍了,策不可谓不是妙策,只可惜李治的懦弱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哪怕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可到了底儿,还是顾忌重重地不敢放手一搏,在原地转悠了半晌之后,就只冒出了半截子话来。
唉,父皇啊父皇,您老还能更懦弱一些么?好好的一个皇帝竟然被您老当成了这般模样!一听到李治如此说法,李显的心立马就沉到了底,很想大声疾呼一番,只可惜想归想,做却是不能如此做——一次冒失可以说是鲁莽,接二连三地冒出惊人之语的话,那可就是自寻死路了,故此,哪怕内心里再有所不甘,李显也只能强自忍了下来,低着头,不去看高宗那张茫然无措的脸。
高宗对许敬宗的忌惮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的,这里头不单有着许敬宗本人身为右相兼门下省侍中,权倾一时的缘故,更因着许敬宗的背后站着的可是武媚娘这么座大山,当然了,许敬宗本人的刁钻品性也是高宗顾忌的一个重要因素——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少有文名,隋大业中,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入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后,许敬宗即参加李密瓦岗起义军,为元帅府记室,瓦岗军失败后降唐。后,唐太宗闻其名,召为文学馆学士,历任中书舍人、卫尉卿、礼部尚书等要职,以善治史闻名当世,永徽六年,因拥立武媚娘为后而得宠,官拜侍中,后又加右相衔,为人阴险狠辣,朝中百官无不惧之,便是高宗本人对许敬宗也有些个无可奈何。
“父皇,大赦天下乃父皇之仁心也,当速行之,孩儿不才,愿请命前往门下省接洽此事,恳请父皇恩准。”李贤原本就对许敬宗其人十二万分的看不惯,此际见高宗如此说法,心头火头立马便起了,再加上又有着先前李显慨然进言的榜样在,李贤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