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一旅在大营镇简单修整完毕后,继续向南进发。
越往南走,沿途遇到的败兵越多。
王奉自然要抓住这波机会,相比较从民间募集新兵,收编这些败兵的性价比显然是最高的。
作战经验丰富,重新训练周期短。
就是军心有些滑落,但瑕不掩瑜,相比起带来的好处,这点算不得什么。
但王奉也不是什么人都收。
一个人的气质真的很容易分辨出来。
败兵通常行动迟缓,步伐拖沓,给人一种肉眼可见的萎靡感。
而且身上还带着轻伤,紧紧攥着手中的武器。
大多都是因为建制被打残,和大部队彻底失联才游离于四处。
在王奉看来,这种兵就可以收编,加以一番简单的训练,便可重塑部队的秩序和纪律性。
而逃兵就不一样了。
逃兵神色匆匆,见到大部队从身旁走过时会眼神慌乱,生怕别人认出来。
气质上也给人一种懦弱胆小的感觉。
对于这种兵,王奉坚决不许收编。
战场上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粥。
就这么一路走下来,暂一旅收编了一千两百多名士兵。
若是再算上大营镇收编的两百八十余人。
足够多编一个步兵团了。
至于所谓的第六集团军司令部授命,不过是王奉打出来的幌子罢了。
如若不然,很难让沿途的败兵改旗易帜,诚心加入暂一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