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月余之后再回今州效力,如今大战在即,一切皆由大都督吩咐。”
郑均见此,不由心中暗忖:‘还不等我挽留,他便主动留下,这是何故?莫非这高礼山,还有什么永昌皇帝的旨意?’
郑均的脑海之中不禁想到了不少案例。
就比如比较著名的大唐节度使,以宦官当监军,甚至还有太监掌兵权的例子。
这永昌皇帝将高礼山派到这儿来,莫不是就是要行这‘监军’之事?
虽然郑均的军中,已经有一位监军冯贺。
但冯贺这哪儿是监军啊,已经彻底变成郑均的形状了,根本不能有效对郑均进行监督。
虽然郑均之前一直想要希望高礼山留下,但那也只是因为高礼山是通窍武者,能够分担自己的压力。
但如今,高礼山却主动留下,自然引起郑均的警惕。
‘这永昌皇帝好不爽利,之前广封节度使的举措,稳定了一番江山,让不少家族都没有明确谋逆,甚至还有蔡家这等主动归顺之辈,这等举措还叫我以为他是一尊厉害的君王。’
郑均在心中暗忖:‘却不曾想,永昌帝做事儿竟这般丑陋,先是让那杨潇、李昭婉予我,使我不得与魏韩二王合谋,如今又让高礼山在这儿,显然是担心我与秦王又合谋,或者我有不臣谋逆之心…’
这永昌帝还真猜对了。
郑均确实没有什么忠贞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不臣谋逆之心’许久,但问题在于现在的郑均不可能和永昌帝分道扬镳。
天下纷扰,永昌皇帝现在手里只有直隶、彭州、半个楚州这些实际控制区域,云州、宣州、肃州、陇州、杞州、凉州、青州、绍州、平州、益州等地只有表面臣服,实际上还是在坐山观虎斗。
譬如云州的燕王、肃州的赵王、青州的齐王、陇州的晋王以及楚州的楚王…他们没起兵,也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外敌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