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_15">尽管身形依旧瘦削,但那因饥饿而造成的干瘪正在一日日地褪下去,独属于少年人的精气再度在他身上显现,哪怕只穿着一身破布衣,依旧无法遮掩那股溢出的生命力。
这是这些日子以来,老周头为数不多的欢喜之事。在这个名为清的少年的身上,他久违地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小子,今天我再教你门功法。”
在途径一处驿站作休息时,老周头开口道:“你如今气海开全,再加强一下周天循环,便能稳固境界了。”
听到这话的清凑了过来。这两个月来,他已经摸透了老周头的脾性。虽然说是神仙,但平日里的老周头却不像个修士,更像个温和的教书先生。
乱世之中,这样的人不多见。清开始还始终提着几分警惕,但日子久了,他也逐渐习惯了这个老头儿的存在,习惯了与他一同修习功法,听他讲那个自己从未见过的“煌煌大汉”。
在老周头的描述中,那是个平民百姓都能吃上饭的年代,一天甚至能吃到两顿。鳏寡孤独不但不会遭到抛弃,还会得到来自朝廷的特别关照。那时人人都以大汉子民的身份为骄傲,连外来的流民都抢着想要得到汉人的头衔。
这些描述对他来说就像是天方夜谭,完全想象不出。但老周头总时不时提起,他便也就当个话本听了。
老周头从灵囊之中抽出一支写满字的竹制简牍:“这是周天运转之法的进阶,是稳固炼气之境的基础,你且先看看这个…”
说到一半,他发觉少年并不接那简牍,又问道:“怎了你不想学么”
“我不认得字。”清说。
老周头怔了怔,同行数日,这少年的天资一直让他惊异,甚至让他忘记了这只是个不识字的流民。
自百年前光武帝再造大汉、重整朝廷起,汉室上下便极重教育。尤其到了明帝与章帝时期,学风达到极盛,人皇甚至会亲自涉足太学为学生讲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