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
两个惺惺相惜的裸男一边在身上浇水,一边在说着什么十八二十之类的数字,其他人都躲得远远的,梅文化更是澡都没冲,换了一身常服就出门了。
太受伤了!
冲了个凉水澡,魏明神清气爽,准备去北大著名的图书馆转转,顺便思考一下新作品写什么。
童话只是小试牛刀,他最终是希望写长篇小说的,因为字数越多,稿费越多。
结果好么,图书馆虽然可以进,但几乎看不到空座。
在79级新生入学后,北大学生和图书馆座位比达到了6:1,也就是合六个学生一个座位。
北大的学生又是出了名的好学,周围也没什么娱乐场所,所以晚上也都在学习看书,占座就成了一大难题。
至于里面的图书,没有借书卡是借不出来的,他不是学生,自然没有借书卡。
于是在一个书架旁,魏明靠着墙看起了今年的文学杂志,这些是不能借出的,只能在阅览室看。
旁边还有两个男生跟他差不多,应该是同学,一人手里拿当代,一人手里捧十月,时不时还探讨两句。
这两本刊物都是燕京的,十月在去年创刊,属于燕京出版社,当代今年创刊,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
魏明手上捧着的也是一份新杂志,叫清明,是安徽文联主办的。
这第一期就凭借天云山传奇这部反思文学代表作而出圈,七月份出版的杂志,九月就已经被翻旧了,后来还被大导演谢进改编成了电影。
现在文坛最吃香的无非就是反思文学、伤痕文学还有知青文学,这些都是洪流过后产生的新流派,反映了这个时期文学爱好者的偏好。
魏明完整地看完了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又跟记忆中谢导的电影版做了对比,其他文章则是简单翻了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