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杂志,除了看到戛纳的相关新闻,还看到一个有趣的标题《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署名是“普通女工潘晓”。
前世他在农村都知道这场“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大讨论,甚至还亲自写信参与讨论。
从五月份一直到十二月份,半年多时间,以《中国青年》为主要阵地,全国的迷茫青年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潘晓”遇到的问题让很多人感同身受,非常有代表性。
而之所以能如此让人感同身受,仿佛戳中了所有当代青年的痛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潘晓”并非一个人。
是编辑把潘祎和黄晓菊两位读者的信中经历捏到了一个人身上,中间可能还会加入一些编辑的艺术加工,于是让“潘晓”的经历如此让人有共鸣,从而引发全国大讨论。
在总政话剧团的龚樰也在捧着杂志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在团里不少演不了主角的年轻演员那里影响很大。
开篇一段写的让人非常窒息“编辑同志:我今年23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
接下来“潘晓”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很多经历龚樰都能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其实在20岁之前龚樰也像她一样迷茫甚至绝望,不知前路该怎么走,感觉自己要一辈子交代在江西农村了。
好在她后来当了文艺兵,和当时身边的知青相比她是幸运的,不过在进入部队,进入总政后她依然坐了五年的冷板凳,哪怕拍电影演了女主角也没能让自己的命运发生转折。
直到遇到了魏明,直到他力荐自己出演《牧马人》,自己的人生路开始走上快车道。
在剧组跟谢进导演接触的时候,他曾“不小心”透露过,魏明为了让她演这个女主角把陈充、张渝这些上影厂嫡系贬的一文不值。
她能获得这个珍贵的机会,魏明可以说是她最大的贵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