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世纪中国文明传入日本,佛教称为文化变革的媒介,大化改新于645年开始,按照唐朝为样板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政权,这期间藤原家族完善了摄关政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6.日本的封建制度:有势力的地方家族和佛教团体对土地贪得无厌,帝国军队也随之瓦解,征兵制度于739年被废除。军事职务转向宫廷贵族,反对者武士夺取了天皇政权,建立幕府。
7.日本的内向性与孤立:西方海上军事技术的发展导致了17世纪初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但日本结构松散,19世纪迅速瓦解。
第十四章:革命的西方文明
1.西方的多样性:西方阶层分为三类,祈祷上帝的人、战争的人、以及经商种田的人。教会制度、采邑制度以及封建制度的合体促进了西方的多样性,封建制度即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度指庄园制度,教皇此时的权力也增强。城市也因多样性产生。
2.地理背景:西方自然资源丰富,免遭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河流终年不冻,方便交通和水源供给,生产率较高。
3.技术的进步:西欧没有奴隶制,偏远地区的环境和条件不好,促进了西方的技术革新。基督教人道主义伦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三田轮作制、重型犁、挽具改良以及水车风车发明。
4.发展中的经济:900年至1300年西欧经济发展,粮食的欠收、黑死病、百年战争以及各种小战争导致了14世纪的经济大萧条,新的采矿法和荒地开采促进了生产率提高,城市的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