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鞋底子盖了个印。这个洞真的很窄,人在里面就象蚯蚓在蠕动,我超级讨厌这种感觉,不住的催促老龚爬的快一些。
这个洞是弯着打出去的,直接通进了墓道。我和老龚一前一后钻出来,手电在周围一晃,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就又开始浮动。因为这个坑的所有特征都显示,这不是西夏地区的墓葬,是个很典型的宋墓。
而且这一定是宋中期之后的墓,风格很浓郁,仿木结构的砖室墓。不用走过墓道,几乎就能预见墓室内的情景:五铺作重拱,雕花格子窗。
墓道两旁有壁画,小胡子和老龚都是行家,马上被壁画吸引了。因为这些壁画或者雕砖上承载着不少信息,是很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我看了一会儿,再加上老龚的解说,心里的猜测就更清晰了。这必是宋墓,特点很鲜明,而且很可能是夫妻合葬墓,因为壁画上有开芳宴的场景。
其实下坑的老手不太喜欢宋墓,因为宋墓里的油水不大,连巩义的帝陵都很粗陋。但是宋墓壁画上的内容很丰富,当时的人认为这些壁画可以取代大量的陪葬品,所以越是画的花里胡哨的宋墓,陪葬品越是少的可怜。
我看不懂这些壁画,就开始打量整条墓道。墓道没有我们先前想象的那么复杂,很直,而且不长,最多二十米左右。但是手电光照到墓道尽头的时候,我就发现,那里好像堵着什么东西。
小胡子看了一会墓道两旁的壁画,就不打算再看下去。他和老龚一人一边,慢慢的朝前走,我想了想,果断的跟在小胡子身后。
“墓道尽头是什么东西?”我已经尽力在观察,但是堵住墓道尽头的东西影影绰绰的,看的很不清楚。
☆、第37章 班驼鬼城(十)
走在只有二十米长的墓道上,我心里总是有点不踏实,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还是心理上的原因,所以我下意识的就跟小胡子贴的很近。
我不清楚小胡子过去做过多少次买卖,但可以想象得到,他肯定也是好手。象一般墓道中那些诸如连环翻板,绳牵弩之类的小机关,对他来说如同玩具一样,即便触发了,也能趁着机关枢纽连锁反应的细小间隙脱身。
我们走的很慢,手电全都照到墓道尽头那一堆东西上去了。走的近了一些,我就发现,那是很散乱的一堆东西,象是箱子,又象是雕像,反正乱七八糟的一大堆,杂乱不堪,几乎把墓道的出口堵严了。
一切都很正常,我们慢慢的走出去大概十米的样子,墓道左右两边的壁上各出现了一个较小的拱门。这肯定是个合葬墓,两条较窄的甬道分别通往耳室,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