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兴立原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医术再高明有什么用?这一行最重要的还是资历!评职称不仅要考试过关,还得医院认可才行,先不说医院对于职称的评选有名额限制,职称高了工资也要上涨,平白无故的医院怎么愿意增加成本?
所以很多医生熬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成为主任,除非排在你前头的主任退休或者辞职,然后你又有些过硬的人脉,这才有可能轮到你出头。
聂唯平再有名气,也毕竟刚到三十,年纪摆在那里,资历就很有限了!
可是后来,军区和医院拨下来一大笔钱投资给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神级干细胞的课题研究,这个项目很吸引人,医院极为重视,院里本来计划让张为栋坐镇,带领人员进行研究,可张为栋推脱自己年纪大了,不比年轻人具有创新精神,也没那个精神力,后来这个项目就交给了聂唯平。
罗兴立这才有了危机意识,和聂唯平又正好分别负责两个小组,便对他明里暗里颇多不满。
罗兴立有点不高兴,忍不住开口道:“又是icu的病人,咱科室自己收的病人都住在走廊了,他们就不能往神经内科送吗?每次都往我们这里塞,病程长收益还不高……”
转科室很麻烦,不仅两个科室之间要做好各种交接,两个主治医生更是要打很多报告。
而且大多数医生都不愿接手别人的病人,之前的病情和已经做过的检查化验不清楚会多出很多事,病人心理上又多少会抵触,医患沟通比较麻烦,万一出了问题还会牵扯不清。最重要的是,你很可能替上一个医生收尾后,自己累得半死,收益却大部分进了上个医生的腰包。
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没人乐意做。
即便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很多时候也会把个人利益放在前头。
科室里一个年轻的住院医师叹气道:“主任,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内科那边把不好处理的外伤病人往我们这里塞,直接拖累了整个科室的效益!上个月我们的效益额下滑了两个名次,好好一个重点外科居然连心内都比不上……”
“行了行了!”张为栋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现在换瓣膜都不用开胸了,心内效益高也是正常!我明白你们的意思,可病人送过来,我们总不能不接收!”
张为栋明白他们的心理,年轻医生收入不高,却要上养老下养小,还有房贷车贷要供,这年头物价上涨飞快,生活压力本来就大,偏偏神经外科这一行又需要时不时加班,整天精神都绷得很紧,他们肯定心生不满。
张为栋也很无奈,现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