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如先前部署一般进行,王师方处事乖张,其强征大军都是安阳子弟兵,若以武制服,昭军本部人马损失也断然不小,其临难投降,事后必反,世家出身杀之难服众,诱其叛变本是计划一环,不想郝龙有失,未能平定王师方,好在张文景值得托付,派去监视其的暗兵回报,其回拒王师方做乱,继续协同宫如钰大军进攻连上宽城在内安阳北部地区五座城县。
中旬,被蒯文书游说的邹枳县裴俞辛、路城高胜二部受诏安,弃暗投明拜入昭国,裴俞辛领部众七千人破高礼县枭首单文化之子,单文化撤军回援时,与北上的裴俞辛部相碰。
两军阵前,豺狼撞虎豹,裴俞辛身材壮硕,胯一匹烈马,持一杆三尖两刃刀,一身粗布衣衫套着锁子铁甲,头戴熟铜盔。
混战中裴俞辛勇武,使三尖刀阵斩单文化令其部受挫之际,陈行戬携两百林字营猛士赶到,知其来意,二人合兵一处,陈行戬一番慷慨言辞,威逼利诱收拢单文化残部,与裴俞辛共领近一万兵卒迅速包抄正在西门攻城的王师方军队。
风行之看准时机命天策军将士主动出击,三面围攻大破王师方,裴俞辛阵前骁勇,将王师方与其同党系数斩之,随风、陈二人拜见姬轩,姬轩见裴俞辛如传闻中豪气勇武,大喜授其山字营统领,官拜都尉。又令风闲领兵收复平县后用自己的名义犒劳介河县张文景等诸多将士,彻底铲除内患。
同时,高胜领八千兵力攻破意图加入反抗联盟的泰城义军,斩首吕芳、董生。蒯文书以姬轩名义安抚镇守安阳南部四城。
高胜大名,安阳郡内人尽皆知,众数义兵愿追随其后,归入昭国。
高胜收拢泰城降兵,率其部青壮六千人马听从蒯文书的指示,向安阳东部进发袭击陈迁、田长桂据点。
四月底,在宫如钰指挥下,昭军将士齐心协力,介河之战大败义军斩首一万余籍,结束了维持一月的僵局,巧使攻心计,使康和、王种所部离心,将士军心涣散,逃兵日益增进,四万联盟兵仅剩数千余,两股势力再无抗衡机会,两军交战死伤难免,昭军连同段广阳、赵彭在内两员都尉天策军统领还有十九员校尉殉国,八千余军士捐躯、一万余士卒伤势不轻。
机不可失,宫如钰令张文景破上宽斩首王种安抚百姓,自己携大军攻陷北部四城后论功行赏,李虎城、宋通率将士作战最为勇武,陷阵灭敌、斩旗杀将,罗家兄弟左右相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